全面注册制落地加速A股新陈代谢
【讯】(记者 钟国斌)全面注册制下,退市新规发威,A股优胜劣汰提速。6月2日,深交所宣布,*ST新文(300336)、*ST奇信(002781)、*ST宜康(000150)股票终止上市。当天,ST泰禾(000732)公告称,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/股,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。据记者不完全统计,截至4日,年内A股确定退市的公司超过40家。
【资料图】
6月2日,ST阳光城(000671)、宋都股份、ST粤泰(600393)、*ST天润(002113)公告称,截至6月2日,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15、13、16、14个交易日低于1元/股,预计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/股,四公司股票提前锁定面值退市。
此前5月31日晚,*ST紫晶、*ST泽达公告称,收到交易所出具的股票终止上市决定,因欺诈发行、信披违法违规,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。公司股票将于6月8日进入退市整理期,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6月30日。这也是科创板首批退市企业,标志着科创板进入“退市常态化”阶段。
全面注册制落地实施,加速了A股市场的新陈代谢和“出清”。
同花顺(300033)数据显示,1999年至2019年的20年间,仅有60多家公司被强制退市。从2020年开始,A股市场被强制退市的公司逐年增加,2020年16家、2021年17家,2022年42家,不断创下历史新高。
截至昨日,年内已有7家公司被强制退市,而多数公司则处于等待退市或者在退市路上。
记者梳理发现,除了上述7家外,还有13家上市公司因触及交易类退市规定已被提前锁定退市;13家上市公司因触及财务类退市规定,已经收到了交易所拟决定终止股票上市的《事先告知书》;8家上市公司已经或即将进入退市整理期。
此外,还有多家公司已连续10个交易日以上收盘价低于1元/股,退市几乎没有悬念。也就是说,今年至少有40余家上市公司将“挥泪”告别A股市场。
总体来看,在今年确定退市的40余家公司中,就有21家属于面值退市,占比达到50%。
交易类强制退市的公司中,房企占据了较大的份额,其中*ST蓝光(600466)成为A股市场首家房地产类退市企业。
类似的还有*ST中天(000540)、*ST嘉凯、ST美置(000667)等已经被锁定交易类强制退市。ST泰禾、ST阳光城、ST粤泰、*ST宋都(600077)等即将面值退市。
深圳新里程(002219)总经理赖戌播表示,注册制全面实施后,壳资源价值大幅贬值,市场资金向头部优质蓝筹集中,ST等垃圾股被市场边缘化,“炒新、炒小、炒差”面临巨大风险。